close

截至2017年5月底,大陸共有1,243所大學院校。其中,794所大學院校在1981年後至少改過1次名字,改了兩次、3次名的學校也不在少數,扣除成立不久的大學,只有125所大學的校名傳承至今。中國的大學為什麼愛改校名?

大陸現有的東華大學、西華大學、南華大學和北華大學,你分得清嗎?

據網易報導,很多人恐怕分不清,原來東華大學改名前叫中國紡織大學,西華大學前1個名字是四川工業學院,南華大學是由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合併而來,北華大學出身就更多元了。

中國大學名字外勞仲介缺乏繼承性,與各大學熱中改名有關。

根據大陸教育部公布的名單,截止至2017年5月底,大陸共有1,243所大學院校。其中有794所大學院校在1981年後,至少改過1次名字,改了兩次、3次校名的學校,更不在少數,而剩下學校中,還有324所是在1981年後才成立。這意味從1981年到2017年,僅有125所大學的校名沿襲至今。

校名變更 分4大取向

以江蘇省為例,2017年該省共有77所大學院校,而自1981年後,只有南京大學、南京藝術學院和南京體育學院3所院校沒改過校名。

至於校名怎麼改,大致可以分成4類:一是升格改制,如學院改成大學;二是獨立院校變動,與母體學校脫鉤;三是改更換地域名稱;四是更換專業名。而在這4類改名方法中,最常見的就是升格外勞仲介,學院改制大學。從學院升大學,或是從職業學院升為學院,是很多學校追求的目標,畢竟它最能彰顯辦學實力。升格例子,如天津師範學院在1982年改制為天津師範大學。

台灣這座小島,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,或渡海前來開墾,或因戰爭來到此地。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,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。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,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,能彼此理解,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?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、進入工地或工廠,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;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,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。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,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,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、到鄰近國家當「台幹」的青年,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,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。

但也有選擇「降級」的情況,中國協和醫科大學,被譽為「中國醫學殿堂」,1959年名字裡帶有「大學」。但在2007年時,為了與清華大學合作辦學,這所學校更名為「北京協和醫學院」,直接進入了大陸的「211工程」和「985工程」行列,獲得更豐富教育資源。

為讓校名看起來「高大上」,大學也是充分運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。既然「華東」、「華北」等門檻高,競爭激烈,那就換個調兒,去申請「東華」、「北華」。例如在2000年,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合併,新校名為南華大學,英文名很霸氣,即「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」。

晉升大學 資源更豐富

中國的大學如此熱衷於改名,說穿了,就是「爭取資源」4個字。1949年之後,大陸政府各部委都興辦起自己的特色學校,出現大批「地域名稱+專業名稱」的大學。但隨大陸高等教育體制改革,以及和部分部委自身被裁併,很多部委所屬大學都被劃歸到地方。由於地方政府資源有限,轉型大學的經費和地位也大不如前。

如西南政法大學在被劃到地方之前,就曾是大陸司法部直屬大學。據報導,該校領導曾在學校「下放」前夕,到北京求「收留」,但「教育部不要,司法部不要,公安部不要」。此後,西南政法大學收到的財政撥款大量減少。

原屬於紡織工業部、煤炭工業部、糧食部的大學,也紛紛隨著部委的裁併消失,改頭換面,力求不落伍於時代。

南京財經大學的前身隸屬於糧食部的南京糧食學校。1982年,糧食部併入商業部之後,南京糧食學校經過2次改名,成功轉型為南京財經大學,錄取分數標準也扶搖直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yshadhkvy 的頭像
    tyshadhkvy

    tyshadhkvy的部落格

    tyshadhk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